
忙碌的生活总需要一点轻松的笑声来调剂。从上世纪的黑白经典到当代的女性喜剧,这些欧美高分喜剧不仅让人捧腹,也在荒诞中映照人性。它们跨越时代与风格,却有一个共同点——笑过之后,总会留下点什么。
热情如火(1959)
黑白影像下的经典喜剧杰作
1920年代的芝加哥,两位落魄的乐手乔和杰瑞意外目睹黑帮老大的一场血腥仇杀。为了躲避追杀,二人急中生智混入女子乐队,乔装成“约瑟芬”和“达芙妮”前往佛罗里达演出。
旅途中,两人遇到了性感迷人的女歌手秀珈,一段充满误会、伪装与真情的荒诞之旅就此展开。
影片将黑色喜剧与性别反串巧妙融合,节奏明快紧凑。比利·怀尔德运用黑白摄影强化戏剧张力,爵士配乐烘托时代氛围。杰克·莱蒙和托尼·柯蒂斯的反串表演层次丰富,梦露塑造的角色真挚动人。
影片对白机智幽默,情节设计充满巧思,结尾台词堪称影史经典。
电影荣获第32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,获金球奖最佳音乐/喜剧电影。1989年被美国国会图书馆列入国家影片登记部永久保存。AFI百年百大喜剧电影榜首。
导演比利·怀尔德是好莱坞黄金时代喜剧大师,代表作还包括《日落大道》《七年之痒》等。
奇爱博士(1964)
黑色幽默巅峰之作
美国空军将领因妄想症擅自下令轰炸机群攻击苏联,总统与军方高层在五角大楼作战室内紧急应对。苏联大使警告启动“世界末日装置”后全球将陷入核冬天,政客与将军们在密室中争执不休。
前纳粹科学家奇爱博士提出疯狂的地下生存计划,核末日倒计时一触即发。
库布里克将冷战核恐慌转化为荒诞喜剧,黑白摄影营造压抑氛围与讽刺内核形成强烈反差。彼得·塞勒斯一人饰演英国军官、美国总统和德裔科学家三个角色,表演层次丰富切换自如。
夸张台词与严肃场景碰撞出黑色幽默,战争室场景设计也极具视觉冲击力。
影片改编自彼得·乔治小说《红色警戒》,获四项奥斯卡提名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,赢得三项英国电影学院奖。
此片成为库布里克职业生涯标志性作品,奠定其讽刺喜剧大师地位。
空前绝后满天飞(1980)
灾难片的无厘头解构之作
前战斗机飞行员泰德因战争心理创伤恐惧飞行,为挽回空姐女友艾莱恩登上客机。机组人员因食物中毒集体倒下,泰德被迫接管驾驶舱。
飞机能自动飞行却无法降落,一场啼笑皆非的迫降危机就此展开,泰德能否克服心魔成功着陆并重获爱情?
影片是吉姆·艾布拉姆斯与祖克兄弟的导演处女作,将灾难片类型彻底解构为无厘头喜剧。每个镜头都充满意想不到的笑料,从视觉梗到台词双关,密集的包袱设计节奏紧凑。
成本约380万美元却斩获8300万票房,堪称小博大的商业奇迹。
1981年获美国编剧工会最佳改编喜剧奖,同年提名金球奖最佳音乐喜剧片。曾被评为百年来最搞笑电影第二名,对后世喜剧创作影响深远。
土拨鼠之日(1993)
困在同一天的无限循环
气象播报员菲尔前往宾夕法尼亚州小镇报道土拨鼠日庆典,傲慢自大的他对这个任务不屑一顾。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将他困在了小镇里,第二天醒来,菲尔惊恐地发现自己陷入时间循环——无论如何都会在2月2日重新醒来。
从最初的疯狂放纵到绝望自杀,再到学习成长,菲尔在无数次重复中逐渐找到生命的意义。
影片最大亮点在于将哲学命题包裹在喜剧外壳下。比尔·默瑞精准把握角色的转变过程,即使完成救赎后仍保留着冷幽默底色。巧妙运用重复场景的细微变化推进叙事,既避免单调又营造出轮回的压迫感。
剧本在感伤与虚无之间达到平衡,配乐恰到好处地强化情感基调。
电影荣获1994年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原创剧本奖,成为1993年第十大卖座电影。导演哈罗德·雷米斯曾与比尔·默瑞合作《捉鬼敢死队》等经典喜剧,此片是两人合作的最后一部作品。
伴娘(2011)
女性喜剧的破冰之作
人到中年的安妮事业失败、感情不顺,生活一团糟。当闺蜜莉莉安宣布订婚并邀请她担任伴娘时,安妮强打精神投入婚礼筹备。
然而富有的海伦处处与她竞争,争夺莉莉安的注意力。在一系列啼笑皆非的失控事件中,安妮不仅要面对外部的挑战,更要直面内心的恐惧与不安。
影片突破传统女性喜剧框架,将粗俗笑料与真挚情感完美融合。导演巧妙运用黑色幽默将中年危机、友情考验等深刻主题包裹在荒诞情节中。
影片获第84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和最佳原创剧本两项提名,被《纽约时报》评为21世纪百佳电影第32名。
全球票房突破3.06亿美元,成为阿帕图制作公司票房冠军。打破好莱坞对女性主导喜剧的市场偏见,证明该类型同样具备票房号召力。